溶解氧是衡量水體生態健康、評估污水處理效能及監控工業循環水系統的關鍵參數。HACH溶氧儀憑借高精度、穩定性和智能化設計,成為環境監測、水務運營與科研實驗室的得力工具,能夠敏銳捕捉水體中氧氣的細微變化,其測量準確性高度依賴規范的操作流程。掌握HACH溶氧儀的正確使用方法,是獲取可靠數據、科學決策的基礎。

第一步:開機預熱與狀態檢查
開啟儀器電源,等待系統自檢完成。檢查探頭保護套是否完好,傳感器膜是否平整、無氣泡或破損,電解液是否充足(對于極譜法探頭)。若膜表面干燥或電解液渾濁,需更換膜套并添加新電解液。
第二步:探頭活化(新膜或長期未用)
新更換的膜或長時間未使用的探頭需進行活化。將探頭浸入清水中,開機連續工作4-24小時,使內部電極充分極化,確保響應穩定。HACH熒光法探頭(如LDO)無需活化,即開即用,優勢顯著。
第三步:校準
校準是保證測量準確的核心步驟。HACH溶氧儀支持多種校準模式:
空氣飽和校準:將探頭置于濕潤濾紙或空氣中,儀器自動計算當前溫度下的飽和溶解氧值進行校準。
零點校準:使用無氧溶液(如亞硫酸鈉溶液)進行,適用于低氧環境測量。
標準液校準:使用已知DO值的標準溶液進行比對校準。
校準后記錄校準時間和斜率,確保在有效期內使用。
第四步:樣品測量與操作規范
將探頭浸入待測水樣中,避免氣泡附著于膜表面(可輕搖探頭去除)。保持探頭在水中有適度流動(如輕微攪拌或隨水流移動),模擬真實環境,避免靜態測量導致讀數偏低。待讀數穩定后(通常15-30秒),記錄數據。切勿在干態下開機或測量,防止膜干燥損壞。
第五步:多參數協同測量
本儀器通常集成溫度、pH、電導率等傳感器。測量DO時,儀器自動補償溫度對溶解氧飽和度的影響,提供更科學的參考值。
第六步:使用后清潔與存放
測量結束后,用去離子水沖洗探頭,去除污染物。將探頭放入保護套中,保持膜面濕潤(可加少量填充液或去離子水)。長期不用時,按說明書要求進行保養。